纯属个人观点,绝无冒犯之意。
春节期间用一星期看完了《鬼吹灯》第一部四册,然后用一小时翻完了第二部四册。天下霸唱糅合杂闻和虚构世界观的能力自是毋庸置疑,只是八本下来基本是一样的构造:因一些缘由去到某地→寻找古墓或无意间发现古墓→与机关僵尸和猛兽凶禽战斗→主角光环绝地逢生。每一册不过是旧瓶子里换上了新酒,并且这新酒还是一样的做法,滋味再好自然也喝腻。
《鬼吹灯》中掺杂了大量的风土人情和风水学说,即便是原创的发丘摸金搬山卸甲这四大盗墓派别,也尽量做到有理有据,溯本求源,甚至后四册用了很大一部分笔墨来完善整个倒斗行业的架构,《魔戒》作者托尔金式地从宏观入手作网状铺陈,据说作者在前中期一直每天一两千字的节奏信笔写来,到后期才开始考虑如何自圆其说,以这种连载方式写作而BUG数量如此之少,作者功力确实了得。
然而也许是过于注重大架子的搭建,《鬼吹灯》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人物形象的模糊以及行文风格的平淡。
关于第一点,其实我个人倒是挺喜欢硬汉胡八一和乐天派王胖子的文革式调侃,对聪慧善良的Shirley杨也颇有好感,大家嘲笑的所谓“霸唱不会写感情戏”这一点,其实也是见仁见智,毕竟寥寥数语的惺惺相惜,有时亦是无声胜有声。然而对于塑造一个读者们真正会念念不忘的人物,霸唱的描写还是过于脸谱化了。而《盗墓笔记》,走的则是完全相反的路线。
虎头蛇尾、挖坑不填、逻辑混乱,《盗墓笔记》的硬伤基本是被人吐槽尽了,然而在这种情况下《盗墓笔记》作为《鬼吹灯》的模仿者和跟风者,人气却与其并驾齐驱甚至后来居上,不得不归功于同人势力的推波助澜。瓶邪的兴盛,大概是作者始料未及且无法控制的(当然后期倒是很有些有意为之的痕迹),然而同人创作的一大根基,必定是人物性格的魅力。
同样的铁三角组合,《盗墓笔记》的主角们的个性是经过锐化的,更有戏剧中所需要的标签性。配角们的形象也十分鲜明,黑眼睛、花解语这些戏份并不多的人物,却因为留有想象空间而更添魅力。并且三叔大概是按照偶像剧的标准打造这些角色,年轻俊美(除了胖子?)且身怀绝技,而《鬼吹灯》嘛……对比之下只能说是赵本山的乡村八点档,很是接地气。对于年轻人来说,会喜欢哪一种就不言而喻了。
至于第二点,我个人有非常明显的感受。我是在独居的状态下读完了整部《盗墓笔记》的。很多人可能有相同的体验——洗澡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禁婆的形象,整个人如惊弓之鸟,那一个星期的阅读时间,比起因为“好看”所以看,更准确地是一环又一环的谜团催促着你阅读,为了解开谜团缓解恐慌(这也是最后伏笔断线时大家觉得被坑了的原因)。《盗墓笔记》更偏向于惊悚文学,里面的诅咒、妖魔、灵异现象,但凭想象,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。正如惊悚电影追求画面表现,三叔的文字极能刺激人的感官体验,让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而《鬼吹灯》——其实我在看之前挺担心的,因为我真的很胆小(汗)。然而比起三叔的精怪故事谈,霸唱却像个野史说书人。里面也有现代科学所不能解释的成分,但绝非子虚乌有的信口胡诌。人对虚无缥缈之说有种本能的恐惧,而只要能触摸到内在的逻辑,就能够获取安全感。《盗墓笔记》中让人屏息称绝的氛围营造,正是通过牺牲这种逻辑性达成的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《鬼吹灯》和《盗墓笔记》虽然同以盗墓为题材,严格意义上却不能算作同一类型的小说。对网络文学而言,内容越是猎奇,自然越是吸引眼球,不少读者抱怨《鬼吹灯》不仅没有真正同粽子交过几次手,还经常将笔墨大篇幅花费在更偏向于“冒险”的与野兽斗智斗勇之类的情节上。
打个并不恰当的比喻,《鬼吹灯》和《盗墓笔记》倒像是金庸和古龙,金庸叙事恢弘,结构完善(当然他的人物描写也十分出色);古龙则意向为先,以人物驱动故事(并且是挖坑不填的鼻祖,笑)。理智上我欣赏前者严谨的创作思维和朴实的叙事风格,但情感上我更容易被后者的人物命运所打动。
然而,倘若要我从《鬼吹灯》和《盗墓笔记》这二者之间择其一,我想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《鬼吹灯》吧……感觉这其中有种失之极为可惜的事物,就是对自己作品以及读者的态度。无论是人物扁平还是文笔平庸,一则作者风格和读者喜好问题,二则即便如此亦只代表了力有不逮罢了。而《盗墓笔记》结尾处一团乱麻似的伏笔、漏洞百出的解密、生硬无比的上帝视点,无一不转化成“你在逗我吗”的嘲讽脸。归根到底我真是……特别讨厌烂尾啊。
作者:绿